

这也许是今年上半年以来,楼市最关键的转折点。
昨日,政治局会议召开,楼市重磅信息流出......忽如一夜春风来,未来楼市发展的风向变得清晰明了。

在这场会议中,三个重磅信号齐发,房地产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①/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区别于428会议中”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本次会议不再提房住不炒。
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将放弃房住不炒,无论提没提,房住不炒依旧是楼市主基调。

而这一句话中最关键的点在于“供求关系的变化”,这意味着:房地产市场已经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接下来的时间里,就让我们等待一下各个城市根据本地情况,因地制宜的出台相关政策,来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②/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盘活改造各类闲置房产。
早在428会议中,说的还是”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如今已转换为“积极推动”、“盘活”,并且在城中村改造前已经没有了“超大特大”字眼。
也许在下半年,城中村改造范围将会扩大。
如果说因城施策,优化政策是确保房地产平稳发展的方式,那么加大保障房的建设和供给、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建设、盘活闲置房产则是路径。
这里的“平急两用”是指平时用作休闲或旅游,急时用作应对重大公共事件的基础设施,比如应对疫情、地震等,可以理解为是多功能城市基建,基建本身就代表新一轮经济刺激。
无论是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还是城市基建,都能刺激楼市需求,促进楼市的平稳发展。

③/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要加强金融监管,稳步推动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早在428的会议中,说的还是“要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控新增隐性债务”,如今已变为了“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之下,北京、上海已先行一步。
今年4月18日,发改委在北京举办了“平急两用”设施建设现场会,农业农村部、国家疾控局等7个部门,国开行,以及21个超大特大城市相关负责人员参加会议
而早在2014年,上海就启动了第一批49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截至2021年底,这49个城中村改造已完成了27个,在过去5-6年上海城中村改造体量已达到281万方。

图源于网络
接下来这半年里,部分有钱的城市,就可以抄北京和上海的作业,开始下发房地产刺激性政策了。
不得不说,本次会议所传达出的信号,给当下房地产带来了重磅利好,区别于以往复苏政策中的“补丁”,本次会议将楼市未来的走向更为清晰的摆在眼前。
或许后续在利好政策的加持下,温州楼市也会进一步稳定市场信心,盘活整个市场环境,带动整个区域的回暖。
该来的总会来,让我们期待一下新一轮更大尺度、更高频率的松绑潮吧!

本文到此结束了,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参与留言互动,更多楼市资讯、市场行情,敬请关注《瓯越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