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两区”建设,舞动创新驱动龙头!

温州房天下综合整理  作者:责编moon  2019-07-27 10:04

“两区”建设,舞动创新驱动龙头!

三垟湿地

大罗山区域,千百年来温州地理版图的城市绿芯。

在温州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宏大蓝图中,围绕大罗山区域,有了全新的定义——环大罗山科创走廊。

这里,正在打造功能完备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链,正在形成优势互补的高能级国家大学科技园、校地合作平台,吸引集聚着国内活跃的科创要素……它犹如一个磁力不断增强的磁场,吸纳各方跃动的创新创业因子,构建起“雨林型”创新生态体系,打造温州产业版图的“创芯”。

“两区”建设,舞动创新驱动龙头!

瓯海生命健康小镇  杨冰杰 摄

收缩镜头,放眼瓯越大地。在“两区”建设的火热图景中——

“两个健康”温州先行“80条新政”146项具体举措加速落地,编织成一张张助企惠企之网,推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厚植创新创业创造的沃土,市场主体活力竞相迸发,彰显温州“孕育企业家的标杆城市”的成色。

服务对接国家战略,温州在打响擦亮“两区”金字招牌的同时,实现了自身更大发展。

今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2%,连续17个季度保持在7.5-8.5%区间;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5%、居全省;

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00万户,“专精特新”培育企业入库数居全省……

一批基础性、标志性指标持续攀升向好,让温州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两区”建设,舞动创新驱动龙头!

杨冰杰 摄

环大罗山从城市绿芯,向温州“创芯”蜕变

坐拥城市“绿肺”三垟湿地和生态腹地大罗山,长久以来,大罗山区域以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示人。

一面,是高教园区、国家大学科技园、浙南科技城、浙南产业集聚区等一颗颗散落在大罗山周边的明珠。另一面,是温州长期为人诟病的创新活力不足、创新质量不高、发展路径依赖的短板。

“两区”建设,舞动创新驱动龙头!

浙南产业集聚区海洋科技创新园 苏巧将 摄

乘着“两区”建设的东风,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扬长补短,把环大罗山科创走廊规划建设摆上重要议程,将其作为深化“两区”建设的龙头工程。

在这里,高端创新要素激情碰撞。

  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来了!

“两区”建设,舞动创新驱动龙头!

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来了!

“两区”建设,舞动创新驱动龙头!

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所项目效果图

  华中科技大学温州研究院 

辐射带动能力变强了!

“两区”建设,舞动创新驱动龙头!

华中科技大学温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

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落地,展开实质性运作。北斗产业基地、中国眼谷、中国电子(温州)信息港等一批重大项目加速落地建设。与现有浙南产业集聚区、浙南科技城、高教园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等,构建起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产学研链条,释放创新创业的“强磁场”效应。

“两区”建设,舞动创新驱动龙头!

温州国家高新区(浙南科技城)核心科创公共平台创新创业新天地EPC项目一期  刘伟 摄

正如中国院院士、国科大副校长徐涛所言,来到温州后,深切感受到地方对科技、对人才的重视,更坚定了校地合作开花结果的信心。

在这里,创新创业梦想生根发芽。

一头连着学界、一头连着业界,国家大学科技园今年扩容9倍,建筑面积达到18万平方米,布局建设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等四大新兴产业园。甫一运行,就集聚入驻了241家初创型企业。温州聚创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桂初教授表示,其团队孵化面积从400平方米扩至4000平方米后,新产品销售规模今年有望继续实现增长。

“两区”建设,舞动创新驱动龙头!

温州国家大学科技园扩容提质  杨冰杰 摄

物理空间扩容,催化初创企业加速破茧,创新活力的迸发,则牵引带动整个区域发展质量的提升。

今年上半年——

全市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45.4%,居全省第二;

新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208家、增长67.1%;

亩均税收21万元,居全省第三,亩均增加值76.4万元,居全省第二。

助企

惠企

新旧动能

转换跑出加速度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两区”建设的主力军。企业数量多不多、质量高不高、活力强不强,是检验“两区”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

依托“两区”建设红利,我市厚植创业创新沃土,大力实施百企上市、千企上规、万企上云“三上”计划,让现有企业加快上规模上台阶,让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前不久,温企朝隆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金石包装有限公司入列国家工信部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朝隆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双组份热风生产线技术,让非织造布复合产品有了更多性能和功能拓展,打破进口依赖,实现国产替代。

在温州,像朝隆纺织这样抓牢关键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隐形”培育企业正呈井喷式增长,创新型企业加速破茧。

今年上半年——

全市新增上市报会企业7家、规上工业企业660家、上云企业5300家;

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208家,同比去年同期增幅达67.1%,“专精特新”“小升规”培育企业入库数分别居全省、第二;

市场信心持续提振,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00万户,成为继杭州之后全省第二个市场主体总量突破百万的地市。

“两区”建设,舞动创新驱动龙头!

杨冰杰 摄

这与我市为企业量身定制的创建“两区”先行先试政策体系和指标体系密不可分。

精准高效实施“两个健康”温州先行“80条新政”146项具体措施和自创区“特殊政策12条”,配套实施人才新政“40条”、降本减负“42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14条”等一系列政策;

率之先制定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立5个维度35个指标,其中30个指标为我市原创,形成了新时代“两个健康”温州标准,一批首创性改革事项在全省复制推广。

信心

提振

打造孕育企业家的标杆城市

在温州自创区浙南产业集聚区核心区,浙江明泰控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总监近日捋了捋公司账目,统计结果令他们欣喜,“今年以来享受的财政补贴和税收奖励等各项优惠有1000多万元全部到位,这些真金白银的惠企政策,实实在在为企业补充了新鲜血液。”

“两区”建设,舞动创新驱动龙头!

明泰标准件  苏巧将 摄

摆脱“人情社会”困扰,让企业时间享受政策红利,为企业创造更优发展环境,是营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题中之义,也是推进“两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像明泰这样实打实享受政策红利并及时拿到“”的温州民企还有很多。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刚性兑现“惠企直通车”产业政策12.6亿元,惠及近8000户次。

“两区”建设,舞动创新驱动龙头!

浙南·云谷  杨冰杰 摄

在“跑一次”改革统领下, 惠企政策“直通车”不断升级,优化兑现流程和信息平台,推动实现惠企政策“一站式、无障碍”直通企业。

深入开展“三服务”和“万名干部进万企”活动,截至6月底,全市“三服务”活动累计收集问题5714个,已化解销号5423个,化解率94.9%;

建立了一批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有力破解企业发展中一系列堵点、难点、痛点问题。

惠企政策“直通车”、为侨服务“全球通”等一批改革举措创造了“温州经验”,列入全省可复制推广工作清单。

新温州人扎根了

“温州人守信重诺,是投资合作的好伙伴。”作为一名去年“落户”温州的新温州人,招商蛇口温州公司总经理祝小青坦言,温州的城市发展格局和开放融通理念令人印象深刻,也让企业与温州各地的深入合作进一步拓展了空间,很有信心继续把温州板块做大做强。

在外温商回来了

“当初想把生产基地重新建在国内,选择落户温州的时候,身边亲友还有不同意见。”携阿联酋新材料板业产业园回温的温商姜捷说,从市领导亲自牵头抓招商抓服务,到项目签约落地的点点滴滴,一路走来充分证明回温投资的选择十分正确。

“两区”建设,舞动创新驱动龙头!

世界温州人家园  赵用 航拍

今年以来——

我市重大产业项目谋划招引取得新突破,上半年共申报“152”项目54个,落地14个;

新招引亿元以上产业项目82个,入选批省重大产业项目清单29个;新引进总部回归项目39个,累计实现回归税收17亿元。

“让温州始终成为企业家的盛产地、成功地、向往地,成为孕育企业家的标杆城市。”这句掷地有声的宣言,在“两区”建设的进程中愈加丰富饱满。

“两区”建设龙头舞动,更让温州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有了新的注脚和诠释。

“两区”建设,舞动创新驱动龙头!

温州不夜城  杨冰杰 摄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温州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