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从53.1米到339米!温州“第一高楼”大盘点!

温州房天下综合整理  作者:责编moon  2019-06-17 09:39

温州城市“天际线”更迭的背后,可以说是一部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简史,也是温州人“敢为人先”精神的见证。

从“十三层”到“浙江高楼”

【“十三层”——东瓯大厦】

从53.1米到339米!温州“高楼”大盘点!

说起温州的高层建筑,很多温州人会说起望江路的“十三层”——东瓯大厦。2014年,在鹿城建区30周年之际,望江路崛起“十三层”被选入“影响鹿城30事”之一。由此可见,“十三层”在温州人心目中的地位。

1979年,由温州市建筑设计院设计的东瓯大厦,层数13层、总高53.1米、建筑面积7370平方米。

上世纪70年代之前,温州各类建筑多为3至5层。1985年1月,东瓯大厦建成后,53.1米的高度在温州城区一览众“房”小,不仅成为温州高楼,也是当时的浙江高楼,还引进温州座高楼电梯。于是,温州人把这栋楼叫做“十三层”。

对于当时仍然较为落后的温州来说,东瓯大厦的建成意义重大。它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往来温州船只的航标和灯塔,也是温州的对外形象窗口。它曾于2007年经过一次大规模的装修。

如今,东瓯大厦依然矗立在瓯江边。但“浙江高楼”“温州高楼”早已不是它,但此后“浙江高楼”多次出现在温州。

1988年建成,位于市区人民东路、飞霞桥交叉口的工商银行大厦以17层、63.8米的高度,成为上世纪80年代温州地区的建筑。随着人民路改建工程的实施,沿着人民路陆续建起了江南大厦、环球大厦、开太天厦、国际大酒店等一批高层建筑。

【温州电信大楼】

从53.1米到339米!温州“高楼”大盘点!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温州电信大楼以158米、28层高,接过“浙江高楼”和“温州高楼”的桂冠。

【华盟商务广场】

从53.1米到339米!温州“高楼”大盘点!

【温州世贸中心大厦】

从53.1米到339米!温州“高楼”大盘点!

进入21世纪,2006年建成、高度为168米的华盟商务广场,与2008年主体结顶、高度为333米的温州世贸中心大厦,先后成为温州高楼,温州世贸中心大厦更是多年来一直位居浙江高楼,成为温州的城市地标。

【置信广场】

从53.1米到339米!温州“高楼”大盘点!

温州的高楼越建越高,也有更多的超高层建筑亮相温州。在建和已建的超高层建筑有255米高的置信广场、288米高的温州中心、287米高的永嘉世贸中心等。

今年5月成功出让的滨江商务区老港区二期地块,按照对外公布的出让条件,该地块将建设330米超高层。

高楼孕育楼宇经济,“催动”城市发展

高楼不在于求其高,某种意义上,是市场需求推动着高楼的拔地而起,做大温州的楼宇经济。

2019年,鹿城区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坚持服务业高端化发展,做大做强现代金融、楼宇经济、信息经济、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健康养生、建筑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培育税收‘亿元楼’6幢”。楼宇经济依然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动能。

楼宇经济是指隐藏在商用楼宇中的经济形态——以商务商贸楼为载体,通过开发、出租楼宇,招商引资,从而引进税源,引进各类企业,增加税收。有人形象地把“楼宇经济”比作都市里的“垂直印钞机”。

从53.1米到339米!温州“高楼”大盘点!

刚刚开工的温州君康健康产业中心项目,更是提出要打造一座多业态集聚发展的超高层商业大厦和税收10亿元楼。

对于的温州而言,发展“楼宇经济”既是人口多、土地资源短缺状态下的一种选择,而占地少、污染少、产出高则是楼宇经济备受青睐的重要因素。

2013年,我市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市区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温政发〔2013〕89号),以建设总部集聚区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市区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的规划布局,加快总部楼宇的开发建设和功能改造。按照市经信部门的介绍,到2018年,我市基本形成了杨府山滨江商务区、鹿城老城区、浙南科技城、瓯海中心区等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集聚区。根据《温州市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我市争取形成税收超千万元楼宇40幢、超亿元楼宇10幢。

“建设超高层商业体,能吸引一批高附加值的企业入驻,它的存在可以为城市楼宇经济的发展提供大平台,为城市发展创造巨额的税收。”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潘安平认为,建设超高层建筑也是城市形象打造的一部分,“高度决定影响力。我们对于国外大城市的认知,就是摩天大楼,它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现代化、发达程度。可以说,这是一种国际范儿。”

超高层建筑的运营成本、建设难度,决定了它的建造是一个城市经济实力的体现。如果设计建造得好,它必然会成为一个城市的地标和品牌,正如上海金茂大厦,台北101大楼。

如何发挥高楼的效益?

高楼,特别是超高层,如果可以充分发挥其效益,那么它的回报也是相当惊人的。以媒体公开报道的广州天河CBD为例,该CBD目前投入使用甲级写字楼118栋,税收超1亿元的楼宇48栋,其中有15栋税收超10亿元。14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天河设立了184个项目机构,很多就落户在亿元楼宇中。在亮眼经济数据的背后,是亿元楼宇人性化的工作环境和精于业务的企业家。

近年来,温州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众多高楼拔地而起,但这些高楼多为住宅。从楼宇经济的需要来看,温州办公楼宇的发展非常滞后。有调查显示,现有在温州的公司70%以上租在商住楼里办公,10%在酒店中办公,只有不到20%的公司在纯写字楼办公。

市政协委员刘建亮认为,温州办公楼宇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杭州、宁波等省内发达城市,更无法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相比,在硬件设施配置、软性配套服务功能、智能化建设等方面更是没有完全达到等级写字楼的发展水平。温州对纯商务型写字楼的规划很少,绝大部分楼宇消费都在商住两用型房产里,甚至很多租在居民区里,而从商住楼的市场供应角度来看,纯商务型大厦、酒店公寓等多属于中低档写字楼,整体品质不高。这也是制约温州楼宇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之一。

“建设超高层建筑,就要考虑它对城市发展的领头羊作用,毕竟它都是花巨资建设,如果没办法发挥楼宇经济的作用,那么它的价值就会大大缩小。”潘安平认为,温州需要超高层建筑,但超高层建筑也需要好的规划和设计。

温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杨克明说,用于商业、商务的超高层建筑的建设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综合实力体现。很多企业愿意入驻超高层建筑,是考虑其对企业品牌形象的加分效应。超高层建筑体量大,对周边配套要求高,因此在规划、建设超高层建筑时,都需要审慎,要考虑市场的实际需求来建设。

他主要有三方面建议:一是从城市景观的角度来说,超高层建筑要统筹布局,分散布置、四处开花对于城市景观提升的效果一般;二是从市场的承载能力来看,超高层建筑建成后,会对现有的中高端商务楼形成竞争,如果市场本身的需求不足,那么四处开花的超高层建筑,反过来会影响其他商务楼的运营;三是相比建设,超高层建筑的后续运营更为关键。超高层建筑如果运营不善,反过来对城市形象的伤害,也比一般的商务楼要大。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温州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