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潜游在心底的千年院落丨爱上温州,为何情结难解?

瓯绍中梁  2017-10-14 14:15

[摘要] 1923年秋天,25岁的朱自清在温州四营堂巷写下这样的校歌:“雁山云影,瓯海潮淙,看钟灵毓秀,桃李葱茏。怀籀亭边勤讲诵,中山精舍坐春风。英奇匡国,作圣启蒙,上下古今一冶,东西学艺攸同。”

中梁

1923年秋天,25岁的朱自清在温州四营堂巷写下这样的校歌:“雁山云影,瓯海潮淙,看钟灵毓秀,桃李葱茏。怀籀亭边勤讲诵,中山精舍坐春风。英奇匡国,作圣启蒙,上下古今一冶,东西学艺攸同。”

这首校歌传唱至今,而温州,也因有过先生的踪迹而骄傲。

他在离开温州一年多后的信中说:「常忆温州,温州之山青水秀,人物隽逸,均为弟所心系」。

境随事迁,陈迹不存。这片瓯越大地上的璀璨明珠,在1800年时光长河中徜徉勇进,潮起潮落。

中梁

(纸本素描朱自清温州朔门故居)

“敢为人先、勇闯天下”的开拓精神,无可取代地成为了温州精神内涵。而“无论搬到哪儿,老邻居的情谊都不会褪色”——邻里情深的和睦传统,通过院落这一联结载体,将一代代老温州人积淀下的情谊延绵至今。

建城千年累积的人文芬芳和厚重笔墨,使得温州的建筑仍保持着一种盎然的神韵,菩提明净,不惹尘埃。

中梁

(温州谯楼,迎接过南宋代皇帝宋高宗)

中梁

(大乌石雷公殿)

中梁

对自然人文的观照,是我们研究至今的主题,用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话说,「这种诗意一旦发生,人就能人性地栖居在大地上」。

延续了千年流泽的院落,限度地体现了人文景致与城市发展的融合与渗透。这种内敛矜持、虚怀若谷的千年情结,伴随着代代基因流传在我们的血液中。

纵观自古至今温州的名门院落,无论是戴蒙故居不朽的艺术价值,还是永昌堡都堂端庄巧雅的布局结构,亦或是泰顺雪溪胡氏大院的奇伟规模,无不绵延着千年来难以释怀的院落情结。

中梁

(胡氏大院)

中梁

(永昌堡都堂)

中梁

林语堂说:「生活的智慧,在于滤除那些不重要的杂质,而保留最重要的部分,享受家庭、生活文化与大自然的乐趣」。

坐落于温州绿轴湿地版块的中梁·首府壹号院,承袭了瓯越文韵的风骨,将自然之美用艺术化的语言完美呈现,实景示范区已盛情呈现。

院里温州藏中国,辅以竹林景观,以水满池,以石勾勒的中梁·首府壹号院,汲取了拙政园的造园之法,展现出“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的文化精髓。这是“千江流水千江月”的诗般意境,更是大千世界中的性德与智慧。

中梁

中梁

中梁

(中梁·首府壹号院实景图)

蜿蜒曲折的小径,明暗相适的荫照,循循巷弄,诉说着温州这片土地的千年景致风尘。

壹号院

壹号院

(中梁·首府壹号院实景图)

于俯仰之间参天悟地,这是中国人千百年来习惯了的居住方式,也是根植于我们心中浓的化不开的院落情结。

白居易道:“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今天,在这片美丽的瓯越大地上,我们崇尚院落生活,何尝不是在探寻属于温州,属于中国,属于我们的传统居住文化的复兴之道?

我们不再只是站于远方,在院中,亦可与这片土地深情对望。

壹号院

壹号院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温州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